若以“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的标准去审视,“诗仙”李白的一生无疑将是不朽的,自唐以降,在这位诗人的身上,被不断强加了不少的追求与理想,逐渐成为了一个超脱于尘世的谪仙人——“谪仙人”,这是李白的自我称谓,在这样一个称号个中所潜藏着的无数辛酸无耐,或许,一帆风顺者终无从感同身受吧。
时至今日,在话剧舞台上,我们又如何解读李白? 作为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大诗人,李白横跨了唐代的高峰与低谷,从开元之治到安史之乱,大盛大衰,大起大落,纵然曾经雄姿英发,也不免会有“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的时不我待的喟叹。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位文学上的巨匠竟也只是唐这个以诗闻名的国度中郁郁不得志的落拓才子之一,他也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的谄媚,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的志向,却终究成为一场妄言,在政治漩涡里浮浮沉沉。 或许,李白的心中所向往的是笑傲于江湖之间的侠士之风,他剑术高超,有“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慷慨,有“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的豪情,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理想——他自是向往曹子建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却也终究没能逃脱中国文人千百年来的桎梏。 一部《李白》,将视角放在了这位诗人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大喜大悲,而终不改其志。从三十多岁首次扮演,到如今与剧中的主角年龄相若,主演濮存昕也不断将对人生的体悟融于角色之中,将一代诗人的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观众的认可。5月25日,《李白》将再度在首都剧场上演,看坠落凡间的诗人充满诗意与残酷的后半生,也认识一下千百年前那些曾经鲜活的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