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是一种移植到中国的外来戏剧形式,中国话剧由于社会变革需求应运而生。话剧原本是西方舶来品,英语名为Drama,最初中文译名曾用过新剧、文明戏等名称。
1906年冬,受日本“新派”剧启示,中国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息霜)等于东京组织建立一个以戏剧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团体—— 春柳社。先后加入者有 欧阳予倩、 吴我尊、马绛士、谢抗白、 陆镜若等人。
1907年(清 光绪三十三年)春柳社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同年,王钟声等在上海组织“ 春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这标志着 中国话剧的奠基和发端。这种以对话为主要手段的舞台剧被称为新剧,后又称文明戏。
1907以后至1917年间,上海、北京、天津、南京、 武汉先后出现文艺新剧场、 进化团、 南开新剧团、 新剧同志会等一批新剧团体,演出《热血》、《共和万岁》、《社会钟》等剧目,受到民众热烈欢迎。辛亥革命失败后,新剧逐渐衰落。该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欧阳予倩。
1919年(民国8年), 陈大悲、欧阳予倩等人响亮地提出“爱美剧”(非职业戏剧,源自amateur=业余爱好者)的口号,先后成立民众剧社、辛酉剧社、南国社等戏剧团体;“五四”新文化运动中 胡适、陈独秀、傅斯年等人对新剧启发民众觉悟的力量给予特别的关注,推崇介绍了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同年胡适发表了独幕剧《 终身大事》为他们主张的代表。《 获虎之夜》、《 名优之死》( 田汉),《三个叛逆的女性》( 郭沫若)、《一片爱国心》( 熊佛西)、《 泼妇》(欧阳予倩)、《 一只马蜂》( 丁西林)等一批优秀剧目诞生,为中国话剧建立了重要的文学基础。
1920年,以上海新舞台上演 萧伯纳名剧《华伦夫人之职业》和 民众戏剧社的成立为标记,话剧正式走上中国舞台。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戏剧”这个称谓基本等同于后来的“话剧”。
1922年留美专攻戏剧的 洪深回国参加 戏剧协社,针对文明戏的不良习气,从剧本、舞台纪律、导演制建立等方面大胆改革,推行男女合演,从而形成完整的话剧艺术体制。
1925年,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成立,为话剧人材的培养提供了一块阵地。1924-1930年先后上演了不少反帝反封建剧目, 培养了陈凝秋、陈白尘、赵铭彝、郑君里、张曙、吴作人等一批艺术骨干。田汉主持领导的南国艺术运动,最能体现20世纪20年代新兴话剧的精神。
1926年(民国15年)2月,辽宁第一个较正规的话剧团体——爱美剧社于大连正式成立,社长为马殿元、副社长王权祥、导演部主任吕馥棠。1927年(民国16年)5月,爱美剧社应中华 基督教青年会之邀,为筹备平民教育基金,于基督教青年会大礼堂(在今民主广场)演出,上演反映家庭和社会矛盾的悲剧《 千秋遗恨》等话剧。民国18年9月, 车向忱组织“奉天学生平民服务团”,在奉天郊区大韩屯等地演出《改良医院》、《盲》等话剧。
1928年洪深创造性地将英文Drama译为“话剧”,区别已陈腐的“新剧”,中国话剧从此定名。1929至1931年,欧阳予倩主办广东戏剧研究所,出版《戏剧》刊物,组织演出《怒吼吧,中国》等几十个剧目。欧阳予倩、洪深、田汉被公认为中国话剧的奠基人。 |